书画作品中的儒家文化
在儒家文化一统天下的时代,受传统道家儒家思想学说的文人士大夫们,身于朝代更替,官场沉浮的封建社会,虽有“报国济世”理想,却没有“成功立业”的能力,从而使他们无奈之下或退隐山林,或遁入空门,受“不与同流”的文人操守和“无为而为”的精神慰藉,使得画家们只能通过绘画来抒写胸中郁闷,从而使得他们的作品向世人传达出虽有绝尘不忘社稷,隐逸却不甘沉沦的情绪,成侧面也反映出了了作者们对于所处时代种种现象即使不满,也只好消极怠世,无可奈何,洁身自好。
这种隐士精神形态,使得传统文人绘画出现以“清空”“幽寂”“萧寒”“旷远”“淡泊”为意境的闲逸作品。
而现代水墨绘画的作者则继承了前辈们的“反传统”激情,面对当代都市文明与世俗文化,使得当代画家进入到了一个无处可逃的精神境地: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传媒的普遍推广,即使在最偏远的山区,明星扭捏作态的彩照和无病呻吟的流行歌手仍然充斥耳目,面对如此的世俗文化,当代水墨画家冷静沉思和清醒的抉择,在不无焦虑的精神状态下继续着对传统水墨的质疑和扬弃。
“成教化,助人伦”的儒家文化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艺术功能,但随着时代的演进,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力不断被削弱,艺术功能也逐渐由政治教化工具转型于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,使得传统绘画的艺术功能成为了远离世俗,更关注个人自身心灵的审美境界。
杰出艺术家、杰出教育家、作家、经济学者、专家。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(享有联合国联系地位的非政府组织),中国教育学会会员(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),北京大学(直属)人才研究中心会员,中国华文实力派作家,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会员(国务院国资委内),被中国老科协中国科学院分会;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授予“中国专家学者三十年贡献人物”、“中国改革开放30年—中国专家学者杰出贡献奖”;“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百名文化贡献人物”(1978—2008)。
参加市中小学教师现场画比赛获一等奖,献讲:研究课。自创五种教育手段①“情感意识”教学法;②“多元化”教学法;③“问题”教学法;④“打分”教学法;⑤“及时补差”教学法。建立了一套《全面评价学生的指标体系》。23幅绘画作品入选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《新时期文艺30年》。